當前位置:髮型館>髮型圖片>明星髮型圖片>

顏寧攻克50年不解的科學難題

明星髮型圖片 閲讀(1.69W)

顏寧攻克50年不解的科學難題

清華大學科學家顏寧並沒有結婚,所以很多網友都在問顏寧為什麼不結婚?對此有網友給出了答案,據説顏寧暗戀一個人,但是並沒有和這個人結婚,所以大家猜測顏寧不結婚是由原因的,而被傳暗戀的男主角是施一公,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人的關係!

當今最受矚目的女科學家,清華大學和普林斯頓的學術女神顏寧,30歲成為清華最年輕博導,37歲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攻克困擾結構生物學界半世紀的科學難題。

看到顏寧那條微博底下很多評論都在説:“她都説了不喜歡被叫‘女科學家’,你還給她冠這個名”,我覺得十分有趣。

女權主義一直反對媒體這種性別刻板印象。在中國,多數人聽到“市長”二字首先想到是個男性,聽到“科學家”也覺得是指某位男性,聽到“護士”只會想到女性。這是社會現狀導致的,但同時,這種性別刻板印象又會反作用於社會現實,使得更少的女性選擇往政界領導層發展,更少的男性願意成為一名護士。而在中國這種很大一部分人屬於男權主義者,把女性當做性交載體的國家,媒體的性別刻板印象往往給女性帶來更多損害。比如因為大家默認市長多為男性,所以一般説起男市長時為方便都會把“男”字省掉。可是若是某個女性市長,她平時的政治活動的報道只會出現在本市的媒體上,只有當她被拉下馬時才會成全省甚至全國的新聞熱點。這時,當報紙上出現的是“XX市女市長貪腐曝光”時,往往後續報道、評論會往她是否靠性交易上位上傾斜,而男市長卻不會“有此榮幸”被討論,社會輿論只會罵他“狗官”而不去討論他是否是“買來的官”。這又暴露了中國相當大一部分人不承認女性工作能力和領導能力的一個問題。

在顏寧的那條微博下,這些拒絕“女科學家”頭銜的評論裏,我相信不少人是跟我一樣從拒絕性別刻板印象的角度發出的這種聲音,但我也看到不少男權者是從他們那小心眼的立足點出發的。他們認為專門指出“女”科學家是種性別優待,可很明顯這是性別刻板印象的結果,並沒有他們所認為的“刻意強調這項科研成果是由女性取得,女性比男性擅長科研”的意思。這些人平時在媒體把男司機出車禍報道成“某車主出車禍”,女司機出車禍報道成“某女司機出車禍”,給社會“女性不擅長駕駛”的導向時從沒有站出來指責過媒體,卻在女性成功,媒體的報道使女性獲利時表達反對意見,可見其只見得了女性受損見不了女性獲利。

顏寧攻克50年不解的科學難題 第2張

顏寧個人資料:

顏寧,1977年11月出生於山東萊蕪,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學位,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96年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0年畢業後進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攻讀博士學位,2004年獲博士學位,之後繼續在該校接進行博士後研究,2007年博士後出站後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2014年12月當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2015年10月7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教授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Stephan Grill教授共同獲得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

中文名 顏寧

外文名 Nieng Yan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

出生地 山東萊蕪

出生日期 1977年(丁巳年)11月

職 業 教授、博士生導師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

主要成就 2015年度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賽克勒國際生物物理獎

中國第9屆“青年女科學家獎”

代表作品 《尿嘧啶轉運蛋白UraA的結構和機制》

研究領域 結構生物學

研究內容 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顏寧攻克50年不解的科學難題 第3張

清華顏寧與施一公的關係:

網絡上有傳言顏寧是施一公的老婆,這也並非空穴來風,因為早前就有爆料顏寧暗戀施一公,但是真是假,還沒有答案。

施一公

結構生物學家。清華大學教授。1967年5月5日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籍貫雲南大姚。198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獲博士學位。

主要從事細胞凋亡及膜蛋白兩個領域的研究。用結構生物學的方法系統研究了哺乳動物、果蠅、線蟲三種模式動物的細胞凋亡通路中關鍵蛋白質及複合物的三維結構,從分子水平上對caspase的激活、抑制、再激活的調控機理進行了詮釋。在膜蛋白研究領域,解析了三類膜整合蛋白水解酶的三維結構以及一系列重要膜轉運蛋白的結構並闡明其轉運機理。在Smad對TGF-b的調控機理、磷酸酶PP2A的結構生物學方面做出過有國際影響的工作。曾獲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談家楨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的2014年度愛明諾夫獎等獎項。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外籍成員。